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健康与康复系组织师生围绕“访名医、寻非遗、进场馆、助健康”等主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聚焦青年主线,精心组织策划
围绕青年学生发展主线,立足专业特色,成立由健康与康复系党团负责人、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骨干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小组,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设定“访名医、寻非遗、进场馆、助健康”模块,组建20余支实践队伍,并举行“三下乡”出征仪式,开展专题动员培训,为暑期社会实践打好思想及行动基础。

对话基层名医,深化专业认知
“岐黄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在中医类专业教师指导下,赴临沂、潍坊、泰安等地中医药机构,与10余位长期扎根基层的山东省基层名中医药专家深入交流,聆听他们的求学行医历程、学术思想及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故事,学习传统诊疗技术,体验基层中医师的临床工作,牢固树立扎根基层的职业理想。

探访非遗文脉,感悟匠心传承
在“探访非遗文脉”社会实践中,团队在全省各地聆听13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匠心传承的故事。从青州花毽、宁阳斗蟋到琅琊剪纸,从临沭柳编到莫氏绒绣,队员们体验着一项项传统手工艺,体悟着“一针一线皆功夫”“一招一式有学问”“一刀错而满盘输”的内涵,感受传承人的执着坚守、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实践中汲取着前行的动力。

走访红色场馆,厚植家国情怀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健康与康复系2024级的入党积极分子们开展了“走访家乡红色场馆”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文物、讲述红色故事、开展红色调研等,重温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民族精神的史诗,真切体会信仰如山、初心如炬的力量,做仁心守护生命、实干报效祖国的医学青年。

开展医学科普,守护民众健康
健康与康复系秉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信念,主动发挥医学专业优势,组织实践团队在全省30余个社区开展了主题多样的健康科普服务。“禁毒防艾·健康相伴”服务队组织公益宣讲,提升居民对毒品与艾滋病危害的认知;“关爱自脊”实践队深入校园为500余名中小学生提供脊柱筛查与评估,传递正确体态管理知识;中医药文化志愿宣讲团围绕“药食同源”,普及枸杞、山药等常见食材的保健功效,带领居民动手制作中药香囊,深受社区群众好评。

下一步,健康与康复系将聚焦人才培养,深化思政育人格局,通过“志愿服务+”激活“第二课堂”,探索融思想引领、文化传承、专业认同、健康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实践体系,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展现新时代医专学子的素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