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在学生资助管理栏目以《山东医专开展“送温暖 促交流”走访活动》为题,报道了我校寒假家访工作,对我校在寒假期间辅导员针对部分贫困学生的家访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全文如下:
2009年寒假期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面启动了家访活动,22名专兼职辅导员走访了临沂、潍坊、日照等市的31个学生家庭,为贫困学生家庭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
2月8日,3位辅导员前往家住沂水的08年级临床专业刘树伟家中进行家访。刘树伟父亲前几年因病去世,治病花尽了家里所有的钱,并欠下8万元的外债。母亲身体不好,弟弟还在上高中,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刘树伟已经在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其母亲表示,自己本身不识字,受过苦,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同时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2月17日,辅导员乜大伟、王均田、刘强、问蔚然前往家住郯城县的临床专业学生李华东家中进行家访,为李华东家送去了慰问品,李华东的母亲代表全家衷心感谢学校教师的关心,感谢社会对自己家庭的照顾,嘱咐李华东好好学习回报社会。李华东也表示,不会辜负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要好好学习,掌握技能知识,毕业后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老师们给学生及家长带去了鼓励和信心,使他们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家长们表示不论多苦都要供孩子完成学业,学生也表示要努力奋斗,刻苦求学,用知识改变家庭的困境,报答父母,回报社会。
通过家访,老师们真切的感到作为教师教书育人责任的重大,增强了事业的使命感,与家长达成了引导、教育学生的共识,还得出了几点启示:一是重视家访工作,开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基地。家访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方式,这些生动的实例也是对今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益的教材。通过家访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能与家长达成对学生帮助教育和引导的共识,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借此平台让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使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基地。二是创新家访工作形式,扩大走访学生群体。家访后建立家访档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访中掌握的学生的相关情况做记载,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师生共同的生活凝聚在学校,也延伸在家访。走进家庭,方能走进心灵,架起心灵沟通的“心桥”。 三是总结经验,形成制度,扩大影响。将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并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与宣传,使其不仅真正的服务于被家访的困难学生,而且还要辐射到全校学生,甚至全社会,今后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把工作做稳、做实、做深,切实为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材提供帮助和服务。